行业新闻

2020年中国清洁供热行业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2020-12-29
   时值年末,让我们一起回顾2020年清洁供热行业十大新闻,以在来年更好地迎接挑战,把握机遇。
   1、抗击新冠 保障民生供暖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时逢冬季供暖关键期,电力、燃气、煤炭等能源保障都面临挑战,“战疫情、保供暖”成为供热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关键词。
   彼时疫情在全国蔓延,不少供暖企业纷纷捐款捐物,在抗击疫情的艰难环境下,多地开始新建或扩建定点医院,供暖企业始终积极参与设备供应以及项目调试和维护,与疫情赛跑,彰显了行业的社会担当。
   2、第一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示范到期 运行补贴持续
   自2017年以来,全国共计43个城市曾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共12个城市入围第一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2019~2020年采暖期结束,上述12个城市三年示范期已满,清洁取暖工作在今年接受了最终考核。
   三年示范期满后,原则上中央补贴政策相应中断。在首批示范城市中,天津、济南等地出台明确政策将延续清洁取暖运行补贴至2023年,唐山等河北范围内的试点城市,分三年逐步取消运行补贴,去补贴趋势明显。
   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继续支持清洁取暖试点地区农村“煤改气”“煤改电”运营补贴。由此来看,在维护既有清洁取暖改造成果的现实压力下,多数地方清洁取暖运行补贴目前尚不会直接取消,但清洁取暖去补贴发展将是一大趋势。
   3、南方供暖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模式还需探索
   南方百城供暖今年备受关注,市场统计显示,南方城市已经成为暖气片销量增长主力。根据《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南方地区将共有7006万户居民可享受到经济可承受的供暖服务,上海、武汉和南京分列前三位;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加到9823万。届时,将可带动我国居民消费逾千亿元,发展潜力巨大。
   但不同于北方,南方供暖周期短、居民供暖需求差异明显,在供暖模式上,还需各城市根据经济水平、居民区集中度、资源禀赋等因素探索适宜的供暖模式,建立长效管理运营机制。当前,武汉、合肥、贵阳等多地已经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供暖发展模式。
   4、清洁供热和综合能源服务行业企业开展竞争与合作
   2020年,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收入达240亿元。当前,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领衔,“五大四小”等能源央企重点布局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正在吸引更多的企业入局。
   综合能源服务横向打通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供应,其涌入的市场主体也涵盖了电力、热力、燃气、石油石化、配售电、节能服务、新能源领域的众多企业,这也意味着,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概念下,进军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燃气等能源企业将把业务延伸至供热领域,这无疑将挤占供热企业的市场空间,甚至成为供热企业的强劲对手。
   进入2020年,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供热企业已经意识到主动合作的必要性,应积极加强与供热、燃气、电力等企业的联系,在综合能源市场的大发展下,通过抱团合作实现发展。
   5、农村秸秆利用加速 利好生物质供热发展
   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之年,各地引导农村脱贫攻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被列为重点之一。
   今年2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打捆直燃供暖、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供气供热和太阳能利用等技术模式,打造一批农村能源多能互补、清洁供暖示范点。
   今年10月,农业农村部在答复相关建议时表示,已在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建成秸秆打捆直燃供暖试点178处,供暖户数23万户,供暖面积达到700多万平方米。同时,重点在“煤改电”“煤改气”难以覆盖的地区,推动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配套推广清洁炉具,全国已建成成型燃料厂及加工点2360处,年产量约1000万吨。
   6、空气源热泵产品应用领域延伸 
   在近几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中,空气源热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伴随清洁供暖热潮的逐渐冷却,空气源热泵应用领域逐渐延伸,进入2020年以后,空气源热泵在烟草加工、粮食烘干、禽类养殖行业等多个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行业相关标准也陆续完善。在北方地区煤改电逐渐趋于理性后,空气源热泵在工农业、南方两联供等市场依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7、第二轮监管周期多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 利好蓄能发展
   2020年,第二轮监管周期全国各省级电网销售电价陆续出台,多地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扩大,最新调整的电价将明年起开始实施。
   今年11月,江苏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江苏电网2020-2022年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第二轮监管周期全国首个省级电网公布销售电价,江苏此次调整电价,聚焦降低大工业电价,旨在减轻制造业用电成本,优化电价结构,促进增量配电网项目的发展。同时,进一步降低谷期电价,拉大峰谷价差,充分发挥峰谷电价移峰填谷作用,鼓励蓄能产业发展。
   随后,安徽、浙江、山东、甘肃、湖北等地纷纷出台最新销售电价政策,各地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得以进一步完善。
   8、蓄热采暖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会进一步扩大
   今年10月29日,华北能源监管局会议消息称,2019年12月,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初期试点包括国网华北分部组织的充电桩、电动汽车换电站等第三方独立主体和冀北电力公司虚拟电厂聚合的智能楼宇、蓄热式电锅炉等项目,试点运行情况成效显著。
   在此基础上,今年10月,华北能监局发文称计划在河北南部电网试点开展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试点,今年12月,山西亦出台用户侧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实施细则,用户侧资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会将进一步扩大,对蓄热式电采暖等行业将形成进一步利好。
   9、智慧供热成普遍趋势 企业纷纷入局平台开发
   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供热管控一体化的智慧供热平台,不仅能够实现管网到热用户的整个供热系统的监控,而且可以实现整个供热系统的过程管理和运行管理,有效提高供热系统的管理效率,实现供热系统的整体节能。
   2020年,新基建等概念兴起,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下,智慧供热已成为行业普遍追寻的目标。当前,不少供热企业正在自主研发智慧供热平台系统,以便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能和安全性能,更加精准地满足居民需求。此外,智慧供热依赖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华为、阿里等互联网技术公司也已纷纷入局智慧供热平台业务。
   10、今冬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 电采暖保供压力大
   受低温天气和“煤改电”等因素影响,今冬供暖季,北方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南方部分地区开始拉闸限电,供暖用电保障压力大。
   以北京为例,今年度冬期间,北京地区供暖保障用户数量大幅增加,不仅“煤改电”用户较去年增加130万户,政府还首次将市政供热站、用户供热站、壁挂炉用户、“煤改电”用户、“煤改气”用户及医院、学校、养老院等六大类用户供暖纳入度冬保障范围,北京电网负荷不断刷新冬季负荷纪录。